“2010中国电池技术创新(上海)论坛”于2010年4月9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盛大召开。本次论坛旨在围绕中国政府出台的新能源扶持政策,积极探讨电池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寻求企业发展思路和对策,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企业贸易合作构建良好的沟通平台和社会氛围,早日实现中国电池、超级电容器企业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崛起。
当日盛况空前,到场的观众、嘉宾以及各大媒体记者三百余人将会议室挤得水泻不通,热闹非凡。“2010中国电池技术创新(上海)论坛”在广东省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何湘吉先生的讲话中拉开了序幕,他在讲话中指出“新型电池是发展能源技术、提高能源生产和利用效率的主力军,随着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对新型电池需求的增加,中国政府将继续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新型电池的研究与发展。中国新型电池企业必须抓住新的发展形势,加强新型电池安全性的研究,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强品牌意识,顺应小型化、轻量化发展趋势,加大新型电池的开发应用,加速新技术开发,降低原材料消耗,降低成本,加强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秘书长李宝华先生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以高效二次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等为代表的先进电池技术,并将其列为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领域的重要前沿技术。近五年来国家逐步确定的16个国家重大专项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和 ‘汽车先进技术’两个重大专项都将新能源电动车和动力电池作为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的重点,另外大型飞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和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三个重大专项也对电池提出了更高的性能和技术要求,广大企业只有掌握电池核心技术,才能抢占新能源的市场先机,才能掌控未来电池产业的主导权。希望‘2010中国电池技术创新论坛’能够成为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技术探讨、创新、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和纽带,将各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的新思路、新观念会聚成为相关产业发展的新举措和新动力,并应用于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技术创新和生产中,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早日实现我国电池、超级电容器企业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迅速崛起”。
本次论坛以“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为主题,邀请了中国氢能发电装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电化学学会会员、英国化学会会员、特许化学家、美国电化学学会会员、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沈培康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学杰教授,“电化学与燃料电池”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主任,科技部”863”项目能源领域评审专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廖世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能源部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客座研究员、核工业部中核纳米材料研究发展中心特聘研究员,美国电化学会会员、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专业委员会理事,科技部国家重大基础规划项目(973项目)能源领域项目评审评估专家组成员马紫峰教授,广州威凯检测技术研究院电池检测与认证知名专家黄鲲先生等专家为本次论坛做了题为《便携式燃料电池的商品化推进》、《车用锂离子电池及其关键材料技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产学研模式与实践》、《电池产品标准及认证浅析》等专题报告。他们在报告中对燃料电池、锂电池、超级电容器的发展前景、应用特点、结构设计及生产工艺等有较详细的论述,有关电动助力车电池的发展、应用及工艺的改进仍是本次论坛关注的焦点。此外辽宁省朝阳立塬新能源有限公司李荐博士和中科院研究员、深圳市吉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阳如坤先生为论坛做了题为《新型混合超级电容器性能与应用》、《动力电池制造系统》的专题演讲。通过对新型混合超级电容器的性能与生产工艺分析,阐述新型混合超级电容器的广阔应用前景。
与会代表认为,在当前金融危机蔓延的大环境下,由广东省电源行业协会、振威展览集团联合举办本次论坛,办得及时,办得好,体现了一些新思想,新思路,并对论坛提供了展览展示、国际合作、信息交流等多项活动,使参与者在相对集中的时段内,获得更多新的信息和市场商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论坛及展览会得到所有参展、参观的企事业单位、专业人士、相关媒体组织、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以及部分科研院校的大力支持和倾心关注,受到了代表们的好评。
|